top of page

CPET是什麼?-心肺運動測試、門診心肺物理治療介紹|運動醫學|物理治療|肌力體能

作家相片: 秉樸 吳秉樸 吳

已更新:2024年10月13日

前言

在之前介紹的心肺病房復健當中,我們介紹了物理治療師如何在床邊指導轉位技巧、呼吸運動、有氧運動訓練等幫助病患盡可能地恢復身體活動能力到入院前的水準。不過,即便在醫院訓練回來,但如果患者出院後停止運動習慣、或是生活型態沒有往好的方向改善,仍有可能再次使心肺功能下降發生危險。因此我們通常都會盡可能衛教病人回到門診區進行復健,究竟門診區的復健包含什麼,又會做哪些事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心肺門診區簡介

在奇美醫院心肺門診區的機器主要包含一些常用的有氧訓練器材,例如:飛輪、階梯機、手搖車、跑步機等,患者在接受完心肺運動測試後,就會進行包含熱身、主運動、緩和運動30分鐘復健過程,這三個過程缺一不可,特別是針對心肺功能較一般人不佳的病患。除此之外,如果是之前有心臟病史的病患,會在運動前安裝簡易式的心電圖監控患者心臟功能狀況,當觀察心律不整時會視情況詢問患者是否有相關症狀(如:呼吸困難、心悸、心絞痛等)或是停止運動(嚴重心律不整時)。針對肺臟疾病的病人,現場的牆壁上也有能夠即時提供的氧氣設備與鼻導管供運動時臨時缺氧的病患能夠使用,恢復血氧飽和濃度

圖片取自:奇美醫院官網


心肺運動測試CPET(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

除了在門診區運動之外,通常復健科醫師也會安排測試患者的最大運動強度,除了知道患者的最大攝氧量在同族群當中,患者目前的體能狀況(最大攝氧量)與其他人相比的結果之外,也能找到適合安排運動處方的強度為何。這次在奇美醫院實習期間剛好有機會能和住院醫師一同觀看,就順便記錄下來跟大家分享整個過程。


整個心肺運動測試的器材會包含空氣流量測量儀(測量流速、流量、以及呼出氣體組成),心率血氧機、心電圖、血壓機以及主要運動設備(這部分在醫院通常會使用定功率飛輪,較為安全)測試人員會先幫患者量測血壓,如果過高(收縮壓>200mmHg或舒張壓>100mmHg)又合併相關症狀的話通常不會建議測試。接下來會掛上相關的監測設備,包含空氣面罩(會先進行一次肺功能測試)、量血壓用的壓脈帶、運動心電圖貼片、心率血氧偵測夾。首先,會先在腳踏車休息大約兩分鐘,適應在戴著面罩與其他設備下適應呼吸,然後在沒有阻力的狀況下熱身2分鐘,讓身體的能量以有氧系統提供為主,同時讓肌肉的血管擴張。再來就是主要測試,飛輪的速度會希望大約在每分鐘55~70轉(RPM),接著功率(透過阻力增加)會隨著運動時間增加而上升(大約平均每分鐘增加5W),在每個階段或是每3~5分鐘都會進行血壓的測量以及自覺用力指數(Rate of perceived exertion,自覺用力指數在對於一些有在服用降血壓藥(如Beta-blocker)的病患會更有參考依據)的詢問確認受測者是否適合繼續運動。


停止的條件主要會根據患者的生理反應來做決定,例如:心跳、血壓不正常的變化、心絞痛出現、心臟缺血的心電圖反應等等。當然,如果受測者覺得自己騎不下去也會是停止的原因之一。

至於測量到的最大攝氧量,是否有意義會根據下列幾項判斷:


  1. 攝氧量在過去兩分鐘沒有持續增加超過2mL/kg/min

  2. 心率超過預估最大值(220-年齡)

  3. 呼吸交換比值(身體利用的氧氣/身體產生的二氧化碳)>1.2(或1.15)

  4. RPE超過17分(20分制),或是超過7分(10分制)

  5. 靜脈乳酸濃度超過8mmol/L


雖然有些文獻提到要滿足三項才算是達到最大運動程度,但是在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參考書中表示目前還沒有一個共識。

在漸進的主運動結束後會回到完全無阻力的狀況,並鼓勵個案繼續踩下去,這是因為,當運動強度終止後,心跳的反應會迅速降低,加上這時大多的血液都還在肌肉細胞擴張的微血管當中,如果沒有這些肌肉活動,就無法把靜脈血打回心臟增加心博量(心跳每下打出去的血量),進而造成低血壓的危險發生。


測試後的解釋以及有氧運動的意義

在測試結束之後,醫師會和病人解釋目前病患的最大攝氧為何,在同年齡相比的狀況如何,並且告知最大攝氧的意義與存活率的相關性,讓病人了解自己目前的狀況。雖然透過有氧運動不見得能改善每個人的心臟功能(心輸出率),但是,對於周邊肌纖維的改變是可以提供身體利用氧氣的效率以降低心臟的負荷,避免心臟病再次發作。


參考文獻:

  1. Glaab, T., Taube, C. Practical guide to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in adults. Respir Res 23, 9 (2022). https://doi.org/10.1186/s12931-021-01895-6


53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