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人體最神聖的骨頭?薦髂關節是什麼|解剖知識

作家相片: 秉樸 吳秉樸 吳


薦骨Sacrum 命名的由來-有關薦骨的歷史

薦骨(Sacrum)是人體中軸骨骼的其中之一,位於我們腰椎的下方,至於為何叫做Sacrum呢,透過透過網路上的資料搜尋,在拉丁語中Os Sacrum的意思是指神聖的骨頭(Sacred bone),為何神聖呢,主要是因為薦骨正是組成骨盆一個角色之一的,因此也有保護生殖器官(子宮、卵巢)作用,對於古時候的人來說,也具有有死後復活之意,所以也常在祭祀時拿來做使用!另外在德語的翻譯被稱作是十字架骨頭(Crossbone)也有與神聖骨頭的意思!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中軸骨骼與附肢骨骼的重要關節、同時也是下背痛發生的原因之一

---薦髂關節!




薦髂關節在哪裡?他是做什麼用的?

(頭骨構造,資料來源:Lumen learning)

關節是由骨頭與骨頭所一起組成的結構,然而不同關節隨著他的功能、穩定度及活動度需求不同,例如,我們的頭骨其實是由不同片的骨骼組合而成且有聯合韌帶的構造,在接合處的構造我們一樣可以稱作他是關節的一種,不過他的活動度卻極少(你的頭骨應該不太能相互之間動來動去吧),這種關節我們就會將它稱為聯合關節(Synarthrose)。另一種關節就是一般大家所知的關節,具有關節囊、滑液、關節軟骨組成的滑液關節(Diarthrose),例如髖關節、膝關節等。而在我們骨盆之中,連接脊椎到附肢之間的關節-薦髂關節,就非常特別了,在我們小的時候這個關節是有關節囊包覆著的滑液關節,不過隨著年齡增長,關節的型態逐漸變成聯合關節,關節面會變得粗糙,更誇張的是,根據研究,80歲的人,有10%的薦髂關節會整個聯合在一起,不再是關節構造,這會有什麼影響呢?我們接著就來介紹薦髂關節的功能吧!


(薦髂關節示意圖)

就如前所講的,薦髂關節正是我們脊椎連接下肢的關節,因此無論是下肢力量的傳遞、或是減緩地面反作用力對脊椎的衝擊都與他脫不了關係,所以前面提到當那些薦髂關節骨化融合在一起無法產生相對運動(Nutation and Counternutation)的老人,在下肢突然承受巨大力量時,例如跳躍落地、或是跌倒的腳瞬間的撐地時,就會對失去活動度的薦髂關節的位置產生極大的壓力。你可以這樣思考:如果今天請你從樓梯上跳下來且腳必須垂直落地,我相信你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薦髂關節(SI joint)是由先前薦骨Sacrum以及髂骨Ilium所形成的關節,不過由於周圍有許多韌帶包覆,因此可動的範圍較少(根據研究只有1°~4°的轉動、1~2mm的滑動),一般來說總共有兩個平面上的活動,第一是在矢狀面上是薦骨與髂骨之間的前傾和後傾Nutation與Counternutation,第二則是伴隨髖關節內外轉的Inflare 與 Outflare。


至於觸診的時候我們會如何確定薦骨與髂骨之間的動作呢,一般來說我們會一手觸碰骨盆後方的髂後上棘,另一手放於薦骨上,不過由於薦骨上有胸腰椎筋膜所以比較不容易觸診,

加上薦髂關節之間的活動度又不高,因此臨床上的檢查技巧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精準的評估到此關節的動作。


(Nutation與Counternutation薦骨在髂骨上移動的軌跡)


為何會不穩定??跟下背痛的關聯又在哪??

在了解不穩定之前,我們要先知道何謂穩定,穩定的來源又來自哪裡?


乍看之下,薦髂關節的形狀上並不像是髖關節那樣有個髖臼(Acetabulum)可以提供結構上的穩定的球窩狀構造提供極大的穩定性,只能依賴關節表面之間的摩擦力。不過穩定性的來源除了構造上之外,還能透過周圍的肌肉收縮的力量、韌帶拉緊的力量、以及地面與重力所提供的力量協助穩定。而肌肉力量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至於在什麼樣的位置能夠拉緊韌帶同時薦骨與髂骨之間又能提供最大的摩擦力呢?答案就是在Nutation的時侯,這個位置也被稱為薦髂關節的關節鎖定位置(Close-packed position),也就是說任何能夠提供Nutation力矩的肌肉都會被稱為薦髂關節的穩定肌肉。另外,多裂肌(Multifidus)、骨盆底肌(Pelvis floor muscles)與橫膈肌(Diaphragm)也能間接提供腰椎與骨盆的穩定性


最後來聊聊,為何會薦髂關節的穩定性與下背痛有關?當然了,任何一個關節的不穩定或是受限,都會高機率的會增加周圍關節的負擔,這點是絕對的,當薦髂關節沒有做出吸收衝擊的功能時,腰椎附近的肌肉或是組織勢必就會有更大的負擔。不過有一個更直接的原因就是轉移痛,由於薦髂關節周圍組織有大量能夠傳導痛覺的神經,而且部分來自於腰椎,因此當關節周圍的組織受傷時,也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轉移痛的狀況。不過通常臨床上的檢查還是會先以髖關節與腰椎之間的關節為主,確定都不是引發症狀的原因後,再進一步檢查薦髂關節。



”以上純屬個人心得分享,非醫療或訓練相關建議“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歡迎追蹤我的粉專:





參考資料與文獻:

1.Naomi Ojumah, Marios Loukas: The Intriguing History of the Term Sacrum

2.Kinesiology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Found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by Donald A. Neumann PhD PT FAPTA

3.Orthopedic Physical Assessment, 7th Edition


361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