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動員受傷之後,通常選手或教練最想知道的就是何時能再回到場上比賽(Return to sport,RTS),對於回場比賽這件事,相信大家也能夠了解,不單單只會考量生理的恢復程度,同時也須考慮到心理、比賽重要性、不可控性等等的因素,今天杯尼就來帶大家來看看,在2015年在柏林所舉辦的回場會議的共識報告!讓大家更能夠有邏輯、有方向的去了解回場比賽的準則。
這次的共識會議會分成四個部分進行討論,其中包含RTS的定義、能夠幫助判斷RTS的模型、對於RTS相關的重要資訊與證據、未來關於RTS研究應該要先注意的項目以及方向。
定義何謂回場(Return to Sport)
何謂成功的回場呢?這個問題也許對於在運動團隊中,不同角色會有不同見解,例如對於運動員來說,成功的回場可能是回到場上比賽,對於教練來說,可能是選手拿出與他受傷前一樣的表現,而對於醫療人員來說,成功的回場是能夠有效預防傷害的發生。因此在運動團隊當中必須透過不斷地溝通討論,達成共識來選出對於選手最佳的決定。除此之外,回場並非只是一個決定,而應該被視為選手從受傷後重新回到場上比賽的過程。我們可以將這個過程分為三個部分:
Return to participation:能夠參與一些被挑整過的訓練(例如參與隊上4/1的練習,或是降低強度)
Return to sport:選手回到場上參與比賽,但表現可能還不像受傷前一樣亮眼。
Return to performance:這部分可視為RTS的延伸,有些選手可能受傷之後的表現比受傷前更加出色。
回場評估參考模型
這篇文獻總共提供了三種模型讓大家參考,同時我也會附上我自己的看法及心得,雖然這些模型較為籠統,但我認為大家可以他當作一個參考的想法就好:
Strategic Assessment of Risk and Risk Tolerance(StARRT) framework: 這個模型主要是讓運動團隊有方向的去評估且預估風險後,再去考量回場時如何調配強度、降低再次受傷的風險。對我來說,第三部分尤其重要,這與選手再度受傷極為相關,針對每個運動,由於體能以及碰撞與否,會大大影響風險,有興趣的大家可以用關鍵字去搜尋”Load management“。
(資料來源:Ardern CL, et al. Br J Sports Med 2016)
Biopsychosocial model:這個模型是提供球隊相關的利害關係人(總教練、總經理等等)哪些生理、社會及心理因素會影響到選手回場的狀況。這對於無論是選手或是教練都很重要,尤其是對於明星球員,心理及社會的壓力都不容小覷,讓我想到去年P.League那場季後賽門票戰,林書豪被撞倒在地且後腦勺撞到地板後立即被移送醫院進行下一步檢查,後來確認為腦震盪,不過以腦震盪受傷後的原則”Rest the body rest the brain “來說應該要好好休息,避免過度的聲光刺激,不過林書豪還是出現在賽後感謝會上,也許這是團隊考慮到多方因素綜合下的結果。
Optimal loading-"the goldilocks approach":事實上Goldilock approach大概就是在說在過度附載以及過輕負載之中找到最佳的負載,至於要如何監控負載呢?這邊有提供一個方法:比較接下來這週的訓練負載與前四週平均負載的比值。換句話來說,就是知道這週的負載比前四週的平均進步多少,不過這邊並沒有給一個明確的比例當作參考。
回場相關數據參考
就如最一開始所說,在運動員受傷之後,無論是隨隊人員、教練、或是選手最在乎的除了回場之外,可能也會詢問「回場率大概是多少」、「再受傷率大約是多少」等等回場相關的問題。在這個章節,文獻帶給我們不同受傷部位的回場相關數據當作參考,不過由於本篇文獻並沒有聚焦在某項運動上,同時因為不同參考資料之回場準則又不同,更不用說所採用的測試之敏感度,因此給的就是一些較為普遍的數據讓大家參考。
膝關節組織受傷: 前十字韌帶受傷(ACL injuries)發生率一年約為85/100000,通常為非接觸傷害導致,且青少年女性有較高的風險,接受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的選手大約有65%能會到場上。另外在足球當中第二嚴重的傷害-內側韌帶受傷(MCL injuries)大約有70%的都是因為有接觸性的受傷,由於MCL的復原能力極強通常不太會開刀。內外側半月板受傷主要都是韌帶受傷導致,外側半月板通常相較內側會有較長的恢復時間與較低的回場率。
由於這膝關節這些「被動組織」受傷之後通常都會伴隨著不穩定的狀況,因此選手常常在受傷之後不太敢用患側去執行例如落地等運動動作,這也導致為什麼那麼多選手往往斷了一邊的前十字韌帶之後,對側的前十字韌帶受傷率也會大幅提高,這邊有提及一個有關前十字韌帶受傷上場心理預備狀態的問卷可以讓大家參考。
急性腿後肌受傷:
通常較容易出現於會需要高速跑步的選手身上,回場的時間範圍非常的龐大,短至11.3天多至50週(可能已經變成慢性發炎或肌腱變性、鈣化了)。針對近端腿後肌肌腱全斷的選手,接收手術治療後大約6~9週能夠回場。除了全斷的選手之外,大多腿後肌拉傷皆能回場,雖然目前並沒有一個有效度的回場參考準則,但還是有些測試或發現能夠當作參考,例如Askling H-test(快速主動伸展腿後肌)。
腹股溝受傷:
大家如果有印象的話,剛拿下季中錦標賽的冠軍的Lebron James 在前幾個賽季這部分有提到如果腹股溝受傷後四週內就回場的再受傷率極大(15~25%),且再受傷或是有伴隨腹肌和內收肌受傷的回場期將會更久。特別的是,對於內收肌群全斷的選手,執行保守治療的回場速度比手術後的快。
(資料來源:Daily express)
阿基里斯腱受傷:
這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男性運動員在45歲以前的跟腱病變的累積發病率18.2%,而斷裂的發病率為5.4%。至於回場率有較大的誤差,對於跟腱病變來說,10~86%的選手(根據運動類型、強度有所不同)大約12週能回到場上,卻有44%的再受傷率,不過若有接受標準化的復健計畫的話能夠降低再受傷率。正常來說接受漸進式負載訓練時疼痛指數應小於5/10分,且隔天早上不應出現疼痛。通常跟腱全斷的選手約16週能回到場上進行非碰撞性運動,約20週能參與碰撞性運動。
肩膀受傷:
對於過肩運動的選手盛行率大約30%,其中肩胛運動障礙,旋轉肌袖肌力不足可能都是肩膀受傷的風險因子。至於回場的標準這邊就有寫的比較明確一點:慣用手旋轉肌袖的肌力需大於非慣用手10%以上,且外旋與內旋肌力比值需大於65%(等速肌力)、100%(等長肌力)。
總結:
目前關於各種部位的受傷回場準則並沒有一個明確共識,雖然可能跟運動種類不同有關,但這也可能導致再受傷率無法下降的原因。
對於未來研究的首要目標
對於未來任何受傷相關RTS的研究應先清楚定義該傷害,同時可以參考一些國際共識,例如"Scapular Summit"就有清楚的定義何謂Scapular Dyskinesis(肩胛活動障礙),或是”Doha agreement“也有解釋有關腹股溝疼痛的相關專業用詞。除此之外,對於RTS的定義也必須清楚說明(例如:回到受傷前的運動及強度等等),以及如何量化RTS,回場究竟可以參考哪些數據、應該要有多久的follow-up(追蹤),選手對於自己RTS的表現或是信心如何?這些都值得我們進一步地去探討。剛好最近有看到國立體大江杰穎老師所分享關於回場肌力診斷的文獻,未來也將會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這篇研究!
參考資料與文獻:
1.Ardern CL, Glasgow P, Schneiders A, et al. Br J Sports Med 2016;50:853–864.
”以上純屬個人經驗分享,非醫療或訓練相關建議“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歡迎追蹤我的粉專:
Comments